暑期,世外教育集团研学活动中心组织“海丝寻迹,向海而生”泉州、杭州研学探寻之旅。世外学子们于7月4日、7月17日分别前往杭州与泉州,通过PBL的授课形式,开展跨学科考察与实践,深入了解和体验宋元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商贸文化的辉煌历史,从而提升思辨、自我展示与表达、资料线索挖掘等能力。
行前
世外多位学科教师很早前就开始构思和研发,经过多次踩点和反复推敲,最终形成本次研学活动的重要学习资料——《研学手册》。手册中不仅包含了行程中应注意的行为规范和每日活动细节,还包括通过部分学科习题来帮助知识点巩固,从而保持同学们在研学旅行中的良好学习状态。《研学手册》中的文献资料包,侧重培养同学们的探究能力,几万字的文献摘编给同学们提供了充足的背景知识储备。
历史篇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名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当年的这句至理名言如今还成立吗?这引发了师生们激烈的讨论。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何时?中国古代先民为什么要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深远影响是什么?等等。
这些问题的抛出,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从课堂到博物馆,通过文献、图像等一系列史料,回溯历史,层层递进,掀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画卷,逐一找到了答案。
中国古代先民怀着大无畏精神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创造出“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铸就了杭州、泉州、科伦坡、亚历山大等近海港口城市的兴旺,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这次研学,同学们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回望古丝绸之路的千年辉煌,也是对新时代共建“一带一路”的展望。
地理篇
研学中,同学们以桥梁出发,研究我国东部海岸线蜿蜒程度,比较出杭州与泉州沿岸的不同类型,引出了不同河流与地形对当代港口形成的条件差异。同时,同学们以福建沙县小吃为代表,分析其从山区走出,辐射至沿海乃至全国各地的“同乡同业现象”,诠释了海上丝绸之路“向海而生”四个字的内涵。
课堂下,同学们在杭州与泉州实践地图研读能力:在杭州九溪十八涧,通过小组完成古诗演绎、海丝采访、海丝绘画和拍摄等任务,体验了读懂地图并且艰难地完成了徒步溯溪。
在泉州,同学们根据自己提前设计的城市打卡路线,探寻泉州多元文化,还制作了精美的城市打卡vlog短视频。
商业模拟赛
满满三个小时的双语经济课,使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Business(商业),并且对一个产品如何创造价值有了初步的了解。课程围绕着Marketing mix(市场营销组合) 的“4P”和“4C”理论展开,引导同学们思考设计产品的本质就是为了解决世界的痛点。
一场模拟商业运作的比赛让同学们学以致用,在贯穿研学活动始终的模拟商赛中,同学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
商业模拟挑战赛能综合提升同学们的商业素养。通过学习商业知识、运用商业理论、理解市场规律、提高商业专业技能,同学们在产品经理,市场经理,运营经理等不同身份的转变中,学习到了有效的沟通技巧,培养了责任意识,提升了领导力,锻炼了计划性和执行力。
营地体验篇
本次研学活动,不仅有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融会贯通,还有营地教育初体验。从破冰游戏,到分组团队建设,再到营地各项体育活动,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经历七天难忘的研学活动,同学们都很恋恋不舍。7月25日,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申遗成功,正式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更多形式去探索和传承中国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