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琪斌讲数学
分享数学教育教学经验,研究分享初中数学习题和试题,交流分享名师名课
10月23日,“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 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新教材教学实践——系列研讨活动(一)数学专场”在金山世外礼堂举行。
本次活动由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上海金山区世外学校承办,分为课堂教学展示、教研论坛和主题报告三个专场,线下与线上同步进行。世外教育集团上海地区六年级、九年级数学老师、上海及外省市的直属学校和托管学校教龄1-3年的年轻教师、上海世外教育集团首届孙琪斌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学员以及外省市相关学校的七年级数学老师们在线下或线上参加了此次活动。
第一场:课堂教学展示
1 课堂展示
上午的课堂展示由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实验学校陈媚老师主持。
金山世外杨二培老师与宝山世外陆蓓林老师,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各自借助《简单的代数式——用字母表示数》(章起始课),表达了对于核心素养立意的单元整体教学与课时教学的理解。
该课程不仅展现了教育的创新魅力,也体现了以学习为中心,以育人为核心、以个性发展为重心的教育理念,不同程度地彰显了世外好课的标准:“有整体架构,有真实情景,有合作学习,有高阶思维,有应用拓展,有素养评价”。
2 专家点评
在上海市享有盛誉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潘勇老师,非常赞赏两节课堂展示都重视章首语,引领学生了解知识点地位,注重数学知识脉络,体现单元教学思想。同时两节课堂还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问题串,突出情境、问题、活动,在每个环节及时提炼归纳小结,画龙点睛。
金山世外的数学专家王国江老师关注到,两位老师在问题的引申和拓展方面能不断深化,深入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有意无意地铺垫、渗透数学思想,学生在思考、讨论和表达中不断内化,使抽象数学不再抽象。
世外教育集团的专家孙琪斌老师强调,这节课不但是代数式的章起始课,更是初中代数的起始课。他欣喜地表示,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做到了“用字母表示数很生动”,问题设置有层次感,都体现了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猜想及感悟。
三位专家以其深厚的教育智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的数学素养和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敏锐的教育洞察力,对课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精彩的点评和宝贵的指导。他们独到的见解,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是对两位老师教学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他们辛勤工作和专业精神的认可。同时,为线上线下参与教研活动的老师们带来了新的启示和动力,激励着每一位教育人不断追求卓越,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努力。
第二场:微论坛暨工作室揭牌仪式
核心素养立意的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微论坛暨上海世外教育集团首届孙琪斌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1 工作室揭牌仪式
仪式由金山世外副校长吴森主持。到场的嘉宾有均瑶集团副总裁、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徐俭,世外教育集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杜淑贤,金山世外校长赵毅,金山世外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刘梅,金山世外副校长程誉技,金山世外校长助理陈春花,嘉定区教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金荣生,金山世外数学专家王国江等。
上海及外省市直属校和托管校教龄在1年—3年的初中数学老师、上海世外教育集团首届孙琪斌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学员、上海及外省市直属校和托管校六年级数学教师、外省市相关学校七年级数学教师代表100余人参加了线上与线下的研讨活动。
徐俭分享了他对数学教育的认识,强调数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性,并提出数学作为强势学科的重要发展目标。徐俭提到:“任何教育的提升无外乎教师的专业素养,无外乎立足于课堂,无外乎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不断改进提升。”而提升数学教育质量当务之急在于教师队伍的提升,包括提升教师对学科标准的理解、对数学课堂的把握、对数学教学的评价等,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提升教师对双新背景下数学教育改革的理解,激励教师让“数学”成为世外教育集团学校的第二张名片。
随后,赵毅校长致欢迎词,感谢集团和专家的支持,并期待通过此次活动促进新课标精神和新教材理念在课堂教学的落地。
孙琪斌老师给工作室的成员赠送了他的著作、上海市十二五师训市级共享课程用书《在学中教,异步达标》,勉励工作室的各位老师在三年的研修中,大胆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之旅点亮明灯。
2 微论坛
接着举办了两场精彩的教研微论坛。
论坛1主题:核心素养的单元呈现与课时表达
金山世外孙玖老师带领上海世外教育附属虹口区欧阳学校马梦圆老师、上海嘉定区世外学校朱珺雯老师、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傅君老师、上海奉贤区世外学校博华校区杨宝莉老师分别围绕“抽象能力的单元呈现与课时表达,运算能力的单元呈现与课时表达,推理能力的单元呈现与课时表达,应用意识的单元呈现与课时表达”等话题,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精彩地阐述。
论坛2主题: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目标设计与评价
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实验学校陈媚老师带领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二中学莫巧娟与陈萌老师、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航实验中学匡双霞老师、金山世外王茜老师、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崇明区汇明学校陈娴老师就“代数式与代数式的值”至“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等内容,分享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目标设计与评价的策略。
这两场论坛从不同视角出发,共同探讨了在新课程标准下,代数教学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运算技能、逻辑推理以及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这些深入的讨论,教育者们共同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关键能力。
王国江老师对这两场微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些论坛非常贴近实际教学,生动地展示了在双新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巧妙地设计自己的课堂,使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他强调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探究活动。
3 专家讲座
在本次会议荣幸地邀请到了嘉定区教研员、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第十届全国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获得者,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上海市初中数学新教材编写核心成员金荣生老师。金老师以其深厚的数学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关于初中新教材代数式教学的几点思考》的精彩报告。他不仅分享了自己对于代数式教学的深刻见解,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金老师的报告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为在场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启发和指导。
工作室成员介绍:
主持人:孙琪斌老师
正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原嘉定区数学教研员,上海市初中数学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曾经荣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研员专业发展评优一等奖。两部专著《在学中教、异步达标》、《孙琪斌讲数学》分别由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出版。课题研究论文“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定量描述与实践研究报告”先后获上海市中学数学教研论文一等奖、全国第八届中学数学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陈媚: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实验学校
2018年度、2019年度、2023年度宝山区嘉奖,2021-2023年、2024-2026年宝山区教育系统教学能手,宝山区问题化学习研究所品牌教师(2019),2019年宝山区“铜奖班主任”,世外集团首批单元学历案项目种子教师(2024),“2021年宝山区中小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评选活动”区级三等奖,主持区一般课题《依托大数据设计周作业促进精准学与练的行动 研究》于2024年4月结题,主持区一般课题《基于单元学历案实践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于2024年3月开题;论文《<乘法公式>单元教学研究课例》发表于《上海中学数学》(2019-09),论文《数学文化浸润课堂,数学理解启迪思维》获得宝山区中小学“六育人”征文活动一等奖,问题化学习《合作中思考,追问中发现》主题研修区一等奖,《基于单元设计的<整式乘除>教学实践研究》项目获宝山区第十四届学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区级三等奖,参与编写《上海中考数学总复习一点通》(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其中5讲,《数学好玩,玩好数学——红绿灯设计》课堂实录收录到《项目化学习教学指导手册 实践篇》(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4)。
收获:金老师的讲座启发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体现新课标理念,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在准备论坛的过程中,我进一步感悟到,素养立意的教学目标和评价设计能带领学生经历高质量的学习过程,领略高质量课堂。
朱珺雯:上海嘉定区世外学校
南翔镇教育系统第九届骨干教师,2021年嘉定区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二等奖,世外教育集团教师教研问道奖,主持市级课题《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挖掘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已结题;参与区级课题《高阶思维视角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研究》,撰写论文《指向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数学建模活动策略》。
收获:金老师对新教材中代数式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引发了我对代数式本质和教学方法的诸多思考。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而非仅仅记住公式和定理。
杨宝莉:上海奉贤区世外学校奉浦校区
九年级毕业班任教7年,2020中考成绩区级排名第3名,参加区级微课录制和公开课,2022年获得第一届“新成长班集体称号”,二星班主任,“上海市奉贤区自动化小队”称号,多次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称号。
收获:“三新”课堂需要不断地学习——改变——创新——突破。只有老师在不断学习中找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特色,才能解放学生和改变教学模式。
莫巧娟: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二中学
2022年制作的微课“探究三角形三边长度数量关系”获区三等奖,2023年浦江二中杏花杯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三等奖,2023年浦江学区中学教育联盟蒋云鹏数学名师工作室实验型数学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2024年浦江学区初中教育联盟校本作业设计比赛《数据整理和概率统计》一等奖,2024年闵行区第15届教学研究小课题《以信息技术为背景的指向真实问题解决的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践》合格,小课题《数学文化融入中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获三等奖。
收获:在准备论坛的过程中阅读了很多论文和资料,从教材的编写角度去理解代数式这一块内容,进一步体会到新教材关于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多的钻研和实践。
陈萌: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二中学
荣获闵行区区嘉奖,闵行区第六届“希望之星”,闵行区浦江镇骨干教师,闵中联盟学校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教师教研问道奖”,编写新教材六年级交大之星《课后精练卷》上册,任《初中数学解题思维进阶宝典》编委成员。
收获: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激发了我们对于教材研究的兴趣。新教材的内容与之前的教材内容有些是有很大区别的,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研究的地方!
匡双霞: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航实验中学
年级组长、数学教研组长,2023-2026年闵行区骨干教师、2024年闵行区优秀园丁、2021年闵行区三八红旗手、2020年闵行区优秀班主任、2017年闵行区师德标兵。
收获:课堂要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金老师的报告带领我们更深刻理解代数式部分新教材的编写意图。论坛启发了我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设计的新想法。
王茜:上海金山区世外学校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今年任教九年级,2020学年金山区优秀见习教师,2020学年上海世外集团见习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
收获:金老师带领我们了解新教材在代数部分的设计初衷、设计理念和设计依据,让我对新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刻。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对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视,也强调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创新。
陈娴: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崇明区汇明学校
2023年9月参与数学学科新教材调研工作(市级),2024年7月参与数学新教材空中课堂录制,2023.10获全国教育教学论文类评比一等奖,2022.12获长三角区域中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2022.3崇明区初中数学学科单元练习设计二等奖,2021.4崇明区初中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2021.10崇明区初中数学学科单元作业设计二等奖,2022.3崇明区教育系统“嘉奖”,2024.6崇明区跨学科学习案例评比活动一等奖,2022执教区级公开课《2.5(1)分数的乘法》,论文《同样的时间 别样的空间》发表于《崇明教育》,主持区级课题《初中数学习题课实行小老师讲课的实践研究》立项并结题。
收获: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感受到了内容的现代化和实用性。它不仅包含了传统的数学知识,还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如数据分析和编程,这使得数学学习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更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陆蓓林:上海宝山区世外学校
2024-2026年宝山区教育系统“教学新秀”,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教学新秀,曾担任袋鼠数学思维趣味活动中国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研究”课题研讨交流活动并进行分享。
收获: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是通过一两个活动或者课时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思考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与之的匹配,并渗透在日常每一课时的教学中,按照课标要求,不断创新、修改,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去思考,以形成一单元的教学设计。
龚凯敏:上海市宝山区世外附属美兰湖实验学校
2019年主持区一般课题《基于单元设计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2021年获宝山区中小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评选活动三等奖,2022年任“义务教育高质量基础性作业建设”项目组成员,2022年获宝山优质资源采集展评活动微课与微课程三等奖,2022年获宝山优质资源采集展评活动教学课件三等奖,2023年获“宝教杯”低代码培训应用创新大赛二等奖。
收获:两个论坛让我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意识到教学目标设计与评价的重要性。今后的教学中,更要深入思考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落实,将数学的抽象概念生动化、具象化,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
朱涵盛: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
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区见习之星,校区骨干后备。主持项目《基于SRS的初中数学差异教学实践研究》获闵行区第三届智慧教育项目一等奖;参与区级教育科研项目《五育并举下GRACE主题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2021年获智慧教育作品征集微课一等奖、闵教杯文献综述征文获区级二等奖;2022年获闵教杯温暖的教学主题征文二等奖、第十三届小课题三等奖;2023年获闵教杯工具应用类征文二等奖,在《闵行教育研究》杂志第五期发表实验论文一篇;2024年获闵教杯工具应用征文三等奖,世外集团项目化设计二等奖。
收获:数学教学要有大单元意识,要站在更高视角看待课时教学的意义。需要在每节课中落实核心素养,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新教材教学要避免硬扣概念的误区。
韩卉: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
报告《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概念和定理融合教学的案例研究》获得闵行区14届教学研究小课题二等奖;在《新课程教学》期刊发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及展望》;闵行区第七届“希望之星”三等奖;参加闵行区初中数学种子基地、闵行区骨干班主任培训、徐汇区班主任高级研修班、世外集团骨干班主任培训、闵行区第七届项目化培训等研修。
收获: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不仅传授了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它引导学生踏上了探索代数奥秘的旅程。